-凯发k8国际
甘肃省优化资金结构支持高校高质量发展
甘肃修订完善《甘肃省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调整优化省级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出结构,着力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支持甘肃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起,甘肃省属高校可从省级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中按不超过当年学校获取专项资金总额度40%的比例申请资金用于基本建设,补齐高校基础设施短板。
2023-06-11
山东济南:多部门合作做好学生近视防控
济南市教育局表示,济南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共有140多万人。2021年以来,当地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包括提升改造1万余间教室的照明条件。
2023-06-07
广东省坚持精准资助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广东省不断健全“奖、助、贷、勤、补、免、减”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1.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体系。2.优先保障资金,落实精准资助:2022年,全省统筹各级财政投入学生资助资金约70.6亿元,资助学生约366.2万人次。3.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政策落实。4.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资助育人。
2023-06-06
广西“三个聚焦”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努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聚焦补齐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纳入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每年统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聚焦促进公平,扩大优质资源供给。3.聚焦提升质量,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
2023-06-02
更开朗、更自信、更阳光——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现状素描
贵州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为满足适龄搬迁家庭子女的就学需求,贵州省在充分统筹共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累计投入资金181亿余元,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新增学位43万余个,实现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配套全覆盖。
2023-05-31
湖南江华实现乡村学校教研地域和人员全覆盖—— 优质教研补上乡村校短板
近3年来,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42项,其中县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教育”探索与实践等10余项教科研工作在省级以上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这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给出的教研答卷。 位于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经济欠发达,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等远不如大城市,江华是如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
2023-05-27
广西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残疾儿童救助实现0—17岁全覆盖
广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巩固特殊教育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广西将人均救助标准从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将救助费用与医疗保险等补贴费用整合衔接,形成保障合力。
2023-05-27
浙江台州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县委书记专项述教 撬动地方重教兴教
为撬动地方政府重教兴教,去年底,台州市委创新县(市、区)委书记述教机制。……根据专项述职情况,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各县(市、区)制定2023年工作清单,实行月度排名、年终专项述职。遇到一些地方进度不及预期,市里会下发督办单。……台州市将专项述职以15分的分值首次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党建工作考核。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教育分值也由25分提高到37分。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新增学位3.3万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10.45%,提高了4.41个百分点。
2023-05-17
从“帮扶一校”到“助推一地”对口支援助力新疆职教高质量发展
1.深化组团帮扶,加强内涵建设。 2.聚焦产业发展,加快专业建设。 3.助力学校建设,整体面貌换新颜。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江苏省援建了霍城县、伊宁县、新源县、农四师、农七师等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实训基地,受援的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获评第二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江苏省投入1.6亿元建成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图什市职业技术学校,实现克州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
2023-05-16
四川省宜宾市坚持“三个导向”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1.以服务为导向,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纳入《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近5年来新建改扩建公办园313所,推进建设“幸福宜宾”城乡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其中幼儿园项目87个,投资16.24亿元,进一步为学前教育发展夯实条件保障。 2.以专业为导向,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教师关爱行动,定期慰问优秀和困难乡村教师,其中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每月为乡村幼儿教师发放400-1200元/人的生活补助,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3. 以优质为导向,促进保育教育质量提升。
2023-05-16
甘肃:将每年选派百名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今年起,甘肃省将每年组织高校选派100名左右青年博士教师开展“入企入园”行动,赴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进行实践。《方案》鼓励派出高校及教师与接收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在当地企业成功转化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技术转让所得收益;对入驻实践博士教师从高等学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的股权形式奖励、现金奖励,以及作为员工从任职受雇企业取得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奖励所得,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依法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2023-05-15
让经费更好为创新服务——四川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纪实
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包干制”试点,如何除旧布新?从2021年起,一项旨在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权和使用自主权等,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的改革,在四川稳步推进——在7所高校,对2020年度及2021年度立项的“四川省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类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自由探索型项目”开展为期2年的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包干’后更能让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天府峨眉计划入选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郎咸国说,在“包干制”探索下,科研项目管理更加轻松有序,科研人员有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未来,通过科研人员经费管理职责,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使用权,一定能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经费更好地为创造性活动服
2023-05-10
预付资金可“一笔一清、一课一释” 深圳福田用数字人民币解培训“预付之忧”
从2022年5月起,福田区教育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行等,率先开展“数币赋能预付无忧”试点项目。该项目借助数字人民币可加载智能合约、实现支付定制化的技术优势,为教育培训行业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预付服务,更好地保障培训机构和学生的权益。…… 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等特征,给消费者提供了预付资金安全保障,能降低预付费的风险。根据智能合约技术,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预缴费后,预付资金将被“冻结”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中。预付资金可按照上课次数等不同的核销方式,实现“一笔一清、一课一释”。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直接进行教育培训费用的预付,避免了对课程费用的烦琐管理。
2023-05-10
广西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 全年提供不少于80万个就业岗位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介绍,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广西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对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支持。
2023-05-09
江苏出台教育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印发《江苏省教育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畅通全省教育领域数字人民币收入和支付渠道,积极构建教育收费、各类考试报名费、国库集中支付以及奖助学金发放等业务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2023-05-09
辽宁推动百所高校对接千家企业 实施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
日前,辽宁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共同印发《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推动省内百所高校与千家企业精准对接,全面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按照《方案》,到2025年,全省将有组织推动100所以上高校对接1000家以上企业。2000名以上高校专家走进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000项以上,立项“揭榜挂帅”项目50项以上,新增部委级高水平科研平台10个以上,建设高校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15家以上,“校企会客厅”活动全域覆盖15个县区以上。
2023-05-05
上海:完善创新制度环境
上海于2021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试点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是“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首批试点单位,试点以5年为资助周期,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近日“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已经吸纳了第二批高校试点单位。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第二批试点单位,该批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1000万元/年,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2023-05-04
以科技赋能现代产业体系——陕西锚定创新驱动和强链聚群
近年来,陕西锚定创新驱动和强链聚群两大发力点,促进具有地方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级跨越。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以龙头企业、重点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为依托,布局建设了69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为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陕西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了500支“科学家 工程师”等人才队伍。
2023-04-28
天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 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
天津制定《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主要解决人才引领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机制贯通融合4方面问题。天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取酬、离岗创业,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发挥高校学科和科研优势、园区产业优势,开展高校和园区干部人才双向挂职。
2023-04-25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才下沉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聚焦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发展定位,将乡村振兴人才“聚力赋能”工程作为市级层面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通过创设人才作用发挥载体、培育扶持本土人才、畅通人才服务基层渠道,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创建科技小院、‘博士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刘智介绍,“同时,积极健全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及时兑现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2023-04-2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