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广东投3亿改造552所中小学体育场地 确保改造项目今年9月1日前交付使用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广东一次性投入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汕头、河源、梅州等14个地市改善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项目改造包括68个县(区)的552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 广东省教育厅将会同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对该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开展绩效评估......通知要求,各相关市县的分管领导要亲自统筹项目实施,督促相关学校及时启动建设招标、改造施工等工作,加快项目资金拨付使用进度,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做好绩效运行监控,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024-01-05
青岛创新实施教育贡献度评价改革 激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青岛市立足促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有关措施和成效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创新、三项保障和两个提升。…… 三项保障,就是从政策供给、经费激励、平台建设等方面助推评价目标实现。加强政策供给,将贡献度评价同步纳入近几年出台的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等制度文件,并专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政策;加强经费激励,建立以绩效与贡献为导向的政府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先后推进高校重点学科、专业、产教融合型示范专业建设工程,推出了“政府 高校(研究院) 企业”“产 学 研”等合作模式。两个提升,就是通过评价改革实现了教育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仅2022年就实现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3
2024-01-04
云南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倾斜
近日,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到2035年州(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部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 云南提出,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云南强调,……加大对怒江州、迪庆州和边境县(市)教育资金和项目倾斜力度,通过教师培训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优师计划、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等政策,有效补充优质教师。
2024-01-04
长安大学“四个聚焦” 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长安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准施策,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法举措,努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1.建立资助育人协同联动机制、学业困难“一对一”帮扶机制,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和家校联动大走访活动,近三年来……帮扶共21288人次,走访家庭经济困难生近800人次。2.聚焦精准识别,筑牢学生资助根基。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模型,建立“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3.聚焦帮扶实效,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以经济帮扶为目标完善保障型资助,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与资助计划,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100%覆盖。4.聚焦全面发展,创新资助育人模式。设立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子计划困难学生专项,每年划拨60万元专项经费,为提升学生就业
2024-01-03
中国药科大学以“四个聚力” 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药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校企合作、校地融合、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1.聚力校企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持续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120余个。2.聚力校地融合,助推产业升级。努力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充分发挥学校智库、学科、人才等的作用。3.聚力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设计,近5年,累计转化发明专利142件,转化合同金额达16.86亿元,单项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的成果转化达8项。4. 聚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人才。完善“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管理机
2023-12-28
广西首次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4925所,约431...
2023年广西安排23.2亿元支持各地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其中,安排0.5亿元支持50个扩面县推进食堂建设和供餐设施设备配备;安排7.44亿元用于50个扩面县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今年广西首次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目前,广西共有营养改善计划县110个,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4925所,惠及学生约431.48万人。广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享受了营养餐。
2023-12-27
人民日报点赞济南: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济南历城区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尽可能让孩子们不仅能在家门口上学,而且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1.家门口的学校何时开学。 2.全力以赴,保障入学。 3.办好一件事,解决一类事。“持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力争办一所成一所,有一所优一所。”2023年秋季开学,历城区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幼儿园共计16所,其中新建学校7所、迁入新址学校2所,幼儿园7所,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在济南,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今年是入学高峰年,为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济南各地提前介入,加大协调力度。其中,历下区教体局挖掘校内资源,38所学校将闲置教室、功能室改造为教室,新增学位7605个;联合姚家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加快学校布局建设,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多
2023-12-27
甘肃高校:对受灾学生开展应急资助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为帮助因地震受灾致困学生渡过难关,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甘肃高校立即开展地震受灾学生情况摸排、关心慰问和应急资助工作。比如西北民族大学及时启动临时困难救助工作,为因灾致困的学生提供关心和帮扶,保障同学们安心学习生活。同时根据学生受灾情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调整等相关资助工作。
2023-12-20
天津: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为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至2025年,天津市实施远郊五区农村幼儿园装备水平提升工程。提升工程投入专项资金,为武清、宝坻、静海、宁河、蓟州五区乡镇中心园和村办园配置保教装备。
2023-12-19
努力让城乡学校都精彩——江西省鹰潭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纪实
2023年,江西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试点工作。1.明确关键问题,全域推进试点。。经过多轮调研、摸排和方案出台、论证、公示,鹰潭两区一市投入资金9.89亿元,高标准建设乡镇中心校。市教育局将试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努力做到“校校皆优质”,实现市政府提出的老百姓子女上好学的目标要求。 2.灵活施策,让学生吃住行无忧。为减少学生上下学的往返次数,两所学校都建设了标准化学生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事实上,此次优化试点,鹰潭采取“政府补贴一点、学生家长出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办法,让学生吃饭成本最低化。同时,对经过认定的困难家庭学生交通费用全免,吃饭费用减半。 3.走活师资队伍建设一盘棋。
2023-12-19
为科技创新涵育一方沃土——广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广州拿出了走前列、挑大梁的精气神。1.激发创造力,驶入新赛道。2.来自平台的动能,注入产业发展。3.为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宽阔舞台:?李晓军表示,广东这些年在科技体制改革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试行科研经费“负面清单 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这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入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15年来,广州r&d(研发)经费支出年均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2023年2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印发,提出在2024年至2028年,广州将投入市财政经费近10亿元,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启航”“续航”“领航”计划。
2023-12-19
宁波大学不断深耕优势学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技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
2023-12-18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积极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年会暨成果推介会在长沙举行。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光辉介绍,两年多来,产业学院通过引企入校、引企入教,积极构建了良性循环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选育出诸多水稻、油菜、玉米、花生、棉花等新品种,推广并覆盖全国,成果转化费达1700万元。
2023-12-11
湖北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 试点赋予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近日,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湖北提出,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国家设立的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单位。试点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前提下,按照权责对等、贡献与回报匹配的原则,将本单位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或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形成的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授予成果完成人(团队)权属比例一般不低于70%。试点单位可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
2023-12-11
深圳市光明区:普惠性民办园每生每年最高补贴6500元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光明区财政局联合印发《光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对普惠性民办园实行等级分类扶持,建立差别化的等级生均经费拨款制度,鼓励普惠性民办园提升等级等次,提高办园质量。其中,一级普惠性民办园每生每年补贴6500元,二级普惠性民办园每生每年补贴6000元,三级普惠性民办园每生每年补贴5500元。奖补标准从每生每年1333元提至最高6500元。
2023-12-10
播希望的种子 开幸福的花——东北师大定点帮扶的“高校答卷”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定点帮扶高校,使通榆县实现跨越式发展。1.看教育:开展培训16场,通榆县458名中小学教师跟岗学习、观摩体验、教研交流。2.看科创:累计专门集中督导指导6次,定点帮扶考察调研137人。3.看产业: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2000万元,引进4家校友企业落户通榆,累计注册资金910万元。4.看公共服务:资助通榆县6所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通榆县重点学校捐赠智慧教室设备5.6万元。
2023-12-07
天津大学勠力同心、接续奋斗 助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
天津大学助力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乡村全面振兴。1.坚持组织领航,完善定点帮扶机制:自2017年以来,累计为宕昌县直接投入2887.75万元,引进资金6117.18万元。2.坚持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发展动能。3.坚持教育启智,夯实人才振兴根基:投入100万元资助1000名宕昌县困难教师和困难学生、孤残儿童等;成立“兴学之路”教育扶贫基金,直接投入500万元,引进价值1100余万元的相关教育资源。4.坚持文化润心,营造宜居宜游环境。
2023-12-07
山东省多措并举、系统发力 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山东省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办学条件、提升课程质量、建强师资队伍等方面系统发力,不断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础。1.科学谋划,健全推进落实工作机制。2.完善条件,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础:2021年以来,全省共完成投资215亿元,重点面向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薄弱环节改善项目9239个,不断夯实乡村学校发展条件保障。3.强镇筑基,建强乡村教育工作支点:2021年以来,省市县三级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大力支持乡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发展,对照省定标准,加快补齐乡镇驻地学校建设短板。4.强校扩优,注重优质资源辐射带动。5.强课提质,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水平。6.强师兴源,建好乡村学校教师队伍。7.优化服务,护航特殊群体成长发展。
2023-12-06
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破高校与属地间“围墙” 青岛大学: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1.盯紧需求,扩大协同创新“朋友圈”……近年来,该校联合企业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成果转化赋能加速。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青岛大学联合青岛市科技局制定了《推进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案》,建立了推进成果转化校地联席会议机制,通过选果、育种、建平台、搞活动等多种形式,打破高校与属地间……的“围墙”,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2.瞄准落地,营造成果转化好生态。产研院成立于2021年,聚焦搭建校地校企人才汇聚、信息畅通、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创新协同平台,培育有组织的成果转化生态体系。这里兼具成果集聚中心、展示中心、推广中心、洽谈中心等功能,打造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高效载体。
2023-12-05
四川营山教育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乡村振兴局报送的《推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川省营山县组合拳推动教育减贫案例》榜上有名。1.三大机制有效控辍保学。2.三大工程关爱困难学子。……营山县建立健全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营山持续完善全县学生政策资助体系,设立县级学生资助项目,保留实施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地方济困助学、“金秋助学”、残疾学生救助等助学项目,兜底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安心就学、顺利毕业。3.三大工程关爱困难学子:县上对老林小学进行了整体搬迁,总投资约3000万元。4.三大行动提升教育质量……依托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计划等政策,营山全面落
2023-12-0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