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江苏强化高质量人才供给、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效率成果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头活水”
1.“顶天立地”,打造国之重器。据了解,江苏省委、省政府每年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达34亿元。 2.立德树人,共培共育创新人才。 3。向“新”出发,澎湃“第一动力”。据统计,从2018年到2023年,江苏高校“五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数量从26407项增长到43346项,更多科技成果正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数字里的江苏教育 2023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4006.7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173.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636.93亿元
2024-09-05
辽宁聚焦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高质量发展——“三聚焦”赋能区域全面振兴
1.聚焦人才培养,以多元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2.聚焦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赋能产业振兴。 3.聚焦科教融汇,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创新。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启动辽宁高等研究院建设。推动校企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2023年,全省百所高校对接企业1293家,科技成果省内转化4568项,转化合同金额18.67亿元,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加1557项、8.95亿元,服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水平显著提升。其中,中国医科大学的“即用液态口服胃超声显影剂”单项转化金额4800万元,解决了国内外胃超声研究领域技术瓶颈,有望成为大规模体检初筛胃癌的重要手段。
2024-09-05
黑龙江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
1.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2.科技创新成果在龙江大地不断“变现”……2023年,黑龙江高校转化科技成果4697项,其中成交额200万元及以上的164项。聚焦需求,优化调整科研创新平台布局。自项目实施以来,高校共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8个,其中国家级7个、部委级29个、省级92个。3.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4所高校33个科技小院入选第一批科技小院;2023年,黑龙江培育建设35个省级科技小院;2024年,推荐13所高校申报173个科技小院和15个科技小院集群。4.数字里的黑龙江教育。“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1所,新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
2024-09-04
云南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让群众在优质教育中收获幸福
1.谋篇全局,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2.扩容提质,整合资源丰富内涵。“十三五”以来,云南先后投入各类资金607.34亿元,实施“全面改薄”,中小学校c、d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教育专项工程,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校舍成为云南最美丽、最安全的建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从2018年的1069.4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66.73亿元,增长9.09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投入连续10年稳居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保持在17%左右。新设立每年20亿元的基础教育综合奖补资金,夯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3.建强队伍,扩编强训提薪筑牢发展根基。2018年以来,
2024-09-03
河南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峰渐起
1.优化结构布局,下好一盘大棋。 2.加快学科学院重构,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十四五”时期,河南省财政累计投入130亿元,强力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双一流”“第二梯队”培育。 3.专业重塑升级,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河南还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将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招生计划、经费投入、教师配备、学费标准等杠杆联动。4.数字里的河南教育。202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123.88亿元,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至2333.18亿元。
2024-09-02
超万名干部人才接力援藏三十年 扎根雪域高原 奋斗书写新篇
1.小小驿站暖人心。 2.梦想种子发新芽。【延伸阅读】2012年至2022年,国家累计投入西藏的教育经费达2515.06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09所,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起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 3.医疗服务送高原。 4.昔日戈壁变绿洲
2024-08-30
贵州聚力打造“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用技能照亮职教学生出彩人生
1.“百校大战”启峥嵘。2.“技能贵州”作示范。3.富民兴黔展担当。4.数字里的贵州教育。“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21所,新增学位15.76万个。2023年,贵州成功创建了14个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5%,较2018年提升6.5个百分点。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覆盖率达98%,实现残疾学生12年免费教育,建立了特殊教育全学段保障体系。2023年,贵州6所市(州)高校划归省管,4所高校新校区投入使用。
2024-08-30
湖南回应百姓期盼,建百所芙蓉学校和百栋“特立楼”——让教育改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2017年至2021年,4年时间里,湖南总计投入80多亿元,在武陵山、罗霄山等边远地区的县市区,共建设101所芙蓉学校,新增14.6万个优质学位,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了新路径。着眼于县域普通高中振兴,2023年至2024年,2年时间,湖南再投入35.7亿元,支持100所县域普通高中,新建108栋“特立”标志的单体建筑,预计可新增60480个学位,为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开拓了新模式。 1.举全省之力回应民之所盼。 2.打造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标杆”。 3.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更多孩子。 4.数字里的湖南教育
2024-08-30
福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改革激活职教“一池春水”
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福建篇 1.产教融合 校企携手共促“双赢”。2.职普融通 不同的路同样精彩。3.职教“出海”写“海丝”新的篇章。4.数字里的福建教育。202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839.82亿元,比2018年增加585.02亿元,年均增长7.95%;财政性教育经费1470.08亿元,比2018年增长459.54亿元,年均增长7.78%。2023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20.73%。省委、省政府持续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以来支持各地建设公办幼儿园1299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9.21%。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61.6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57%
2024-08-29
浙江省温州市“三维发力”探索构建学校食堂现代化治理体系
1.对标“示范食堂”,优化管理模式。二是坚持自主经营。持续落实中小学食堂自主经营的要求,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有846家学校食堂实现自主经营,占中小学校食堂总数93.8%;校外配餐学校占比从2023年初的16.13%降至3.42%。鹿城区、龙湾区、瑞安市等地实施食堂改造专项行动,充分挖掘存量空间资源,“整合 重构”改扩建一批学校食堂,共投入1.2亿元提升改造496所学校食堂,推动“自营”食堂成为标配。三是强化公益属性。……坚持按成本补偿原则合理定价,确保学校自营食堂直接成本不低于伙食费标准的60%,且义务教育阶段适当提高,一学期学生餐费600元至900元,平均一顿两荤两素7元至15元,保障学生餐费明显低于社会同类餐饮价格。2.坚持“刀刃向内”,完善监
2024-08-27
西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雪域高原学...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西藏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近年来,财政教育投入均超过了300亿元;目前,教育“三包”年生均经费标准达到5620元(含营养改善计划1000元);学生资助政策达到40项,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76%以上。实施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实现供暖全覆盖。西藏教育持续稳定安全,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数字里的西藏教育。2023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81.61亿元,比2018年增加134.53亿元,增长54.45%
2024-08-27
安徽着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高教引擎”为高质量发展加注动能
1.抓质量提升,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学校去年获批省高峰学科建设专项经费5100万元,并新增了‘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两个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以及‘心理与脑科学’安徽省新兴交叉高峰培育学科,获企业和地方共建资金6729万元。”安徽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邱志海介绍。2.抓体系建设,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自2022年起,安徽在国内率先从省级层面组织高校编制年度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实施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制度,增设科研创新团队、高校优秀青年项目、高校杰出青年项目等类别,筹集6.6亿元用于高校有计划有组织科研攻坚。3.抓结构优化,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建立高校理工科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工作机制,每年选派300名高校理工科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
2024-08-26
内蒙古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
1.聚焦第一标准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聚焦第一动力 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3.聚焦第一资源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4.聚焦第一要务 加速补齐教师队伍短板,此外,内蒙古不断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纳入教育督导年度工作重点,开展督查、清欠行动,2023年度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公务员年均工资。5.数字里的内蒙古教育。义务教育教师人数由2018年的158915人增加到2023年的177060人,较2018年增加18145人,增长11.4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2018年的68.03%增长到2023年的90.30%,较2018年提高22.2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
2024-08-25
财政资金助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提质提效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下达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3.14亿元,主要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1 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双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拓宽投入渠道,统筹现有资金、资产、资源,加快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强化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益。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保障职业教育办学正常资金需求和项目推进进度,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2024-08-23
河北多措并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企双向奔赴跑出加速度
1.巧布局优结构,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新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是职教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河北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企业的效率和水平,着力优化布局调整,逐渐构建起产教深度融合新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2.重技能建机制,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河北已批准中职、企业、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144个,招生近5000人,参与项目的有中职学校102所、高职院校31所、地方企业142家。3.深协同聚合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除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河北还着力强化部门协作。截至目前,河北现有中等职业学校763所(含135所技工学校),在校生105.46万人(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6.25万人)。
2024-08-22
陕西以评价改革撬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挥棒”激活高校新动能
近年来,陕西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引导高校人才培养强质量、战略支撑强优势、服务地方强作为,切实增强教育支撑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1.强化“质量导向”,加强人才培养。陕西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将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建设评价的重要内容,聚焦陕西省打造的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做优做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名单”,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反馈机制。2.强化“区域定位”,服务国家战略。陕西强化国际教育共同体建设,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合作交流平台,在海外设立3个“鲁班工坊”、8个“秦岭工坊”。
2024-08-21
山东潍坊推出组合式激励政策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头热”变成“两头甜”
1.打好政策“组合拳”。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政策先行,即政策鼓励银行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财税政策紧跟,产教融合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对评价结果好的企业,在例行检查、专项抽查中减少检查频次,在上市融资、政府资金支持、产业扶持政策、评优表彰、政务事项办理等方面予以优先或便利。
2024-08-20
天津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把好学校办到百姓家门口
1.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天津先后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推出10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课后服务,组织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2.辐射引领,办好百姓身边的学校。于2020年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投入近50亿元,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7万个,改造c级校舍24.76万平方米,补充体育运动场馆210.3万平方米。今年,还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万个。3. 深化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遴选建设172个义务教育学科课程基地、54个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健全市
2024-08-20
浙江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共享优质教育,“浙”里风景正好
1.城乡教共体,优质一盘棋。2020年浙江出台了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共同体分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类,省里给出具体的界定和要求,各地各校可因地制宜创新开展。2.省域统筹,县中崛起。2022年,浙江启动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提出对口帮扶、加强教科研指导等9条措施。 浙江这项结对帮扶工作以3年为一个周期,采取派驻校长教师团队托管帮扶、定期到校指导和组织跟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同时运用互联网教研等,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省财政设立结对帮扶专项补助资金每年1.2亿元,对薄弱县中和帮扶高中每年补助必要经费。3.山区海岛县,师资“三定向”。指向于山区海岛县的教师队伍建设,除了定向评聘,还有定向培训和定向培养。“三定向”让山区海岛县
2024-08-19
广西深化产教集聚融合,构建面向东盟的职教共同体——筑起职教对外开放创新高地
数字里的广西教育。19.28%。2023年,广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9.28%,较2018年提升1.81个百分点,连续3年稳定在19%以上水平。287.81亿元。“十四五”以来,统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资金287.81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其中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26所,规划新增学位50.08万个。158.57万人次。2018—2023年,广西共计招录义务教育特岗计划教师41982人;招录培养22165名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统筹资金34.28亿元用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教师158.57万人次。
2024-08-1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