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着力培育县中振兴新格局——广东茂名实现县中“突围”的路径
1.县中发展纳入县域振兴大局。近年来,茂名市停办11所薄弱乡镇高中,集中精力与资源发展县中。茂名市克服财政困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超56亿元县中教育经费,升级改造县中,让很多县中面貌焕然一新。为给县中发展引入更多资源,茂名市鼓励设立“市、县、镇、校”四级教育发展促进会,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其中高州市2021年就成立教育综合发展促进会,并带动长坡镇、长坡中学等多个乡镇、高中成立奖教奖学促进会。近年来,茂名市筹得近5亿元捐款支持县中发展。2.政策红利为县中振兴引来“金凤凰”。“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强、新进人才不多制约着县中振兴。”茂名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茂名市为新招聘的高层次教师提供购房补助、安家费或人才补助。信宜等山区县更是为高层次人才提供20万至4
2024-11-01
福建省厦门市多措并举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健全发展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系统设计。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资金逐年增长,2023年职业教育支出20.5亿元,同比增长3%,高职、中职生均经费分别达到4.7万元、3.6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用于职业教育5.9亿元,占比达35.5%,新增中职学位1.2万个。三是强化部门协同。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四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3.增强服务发展能力。4.扩大开放办学优势。
2024-10-31
湖南设立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达5.05亿元
湖南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学院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湖南麓山创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该基金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岳介绍,“主要由政府的财政资金来出资。省里的金芙蓉科创基金出3亿,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出1亿,另外1.05亿就是由湘江新区及下属的大学科技城出资。”
2024-10-31
山西出台措施为科研人员减负
近日,《山西省科技厅关于落实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有关措施的通知》印发。《通知》提出9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支持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在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方面,《通知》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为项目归口管理单位(组织单位)提供查阅资金文件功能;减少各类过程检查,原则上不在同一年度对同一项目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省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类)项目和实施期三年以下的项目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
2024-10-23
天津:六类毕业生可领求职补贴
近日,天津市人社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发放对象为天津市普通高校(含民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有就业创业意愿、积极求职创业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毕业学年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高校毕业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为每人3000元,每人限领一次。
2024-10-23
四川成都规范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行为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成都市营利性民办学校合规经营指南》。不得向学生、学生家长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与入学关联的费用。收费使用法定票据,学费、住宿费按学期或学年收费。由学生自主消费或由学校按月(或学期)收伙食费,专款专用,据实结算,定期公布,不得营利;其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学期自愿缴纳,与学费、住宿费分开收取,据实结算,定期公布,不得营利。《指南》明确,学校应依法依规建立退费制度,并在入学协议载明核心条款。学校因发布虚假招生广告、招生简章,进行虚假招生宣传、违规招生等造成学生退学的,应当全额退还学生所缴纳的费用。《指南》还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严格落实教育收费政策,不得违反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收取费用,不得有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2024-10-22
广西玉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取得新成效——跑出教育发展“加速度”
1.扩容升级,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3年以来,玉林市持续夯实基础教育发展根基,以实施玉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工程为抓手,在全市加快新建、改扩建学校50多所,扩大学位供给,优化中小学布局,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同时,玉林市数字化教育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2.培根铸魂,锻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3.强校赋能,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2024-10-21
浙江省构建“四个体系”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1.聚焦“有转的成果”,构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体系。……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近五年高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0余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800余项、经费28.44亿元。 2.聚焦“有转的动力”,构建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系。一是深化赋权改革。全省高校成果转化金额从2018年的2.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亿元,科研人员奖励金额从1.31亿元增长到5.24亿元。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际到账总金额300万元以上且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单个项目,直接纳入省重大科技项目予以支持。
2024-10-18
发布《行动方案》——上海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
10月12日,《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再次聚焦科技成果供给、需求、服务和载体,开展诸多改革创新与路径探索。1.赋权改革,为创新创业再松绑。上海市自2023年11月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以来,完成或正在推进的赋权成果98项,转化金额近8.7亿元,推动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或合规整改的公司50家。2.再创新,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共包括实施6项行动、18项任务。《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发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功能,联动设立概念验证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建立成果早期孵化服务机制,开展深度孵化、持股孵化,全方位加速资本
2024-10-14
湖南大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1.探索之一:加快学科结构调整,推进学校转型升级。2.探索之二: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勇担自立自强使命。经过10余年努力,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崔向阳带领团队完成了“高效非结构自主cae软件核心算法、gpu并行计算及优化设计平台”项目。2020年,崔向阳团队以20项软件著作权入股,成立湖南迈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已完成3轮融资,累计获得资金11594万元。令人惊叹的是,从专利挂网公示到签约落地,该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只用了约一个月。3.探索之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育一流领军人才。
2024-10-11
西北工业大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总师型”人才培养—“三航”聚力科技报国
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该校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创新链条,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探索基础理科“0到1”和工程技术“1到0”双向发力、上下对齐路径。5年来,该校科技活动经费超过252亿元,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强化科研核心竞争力方面,该校创新科研平台治理体系,释放创新主体活力。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优势,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切入点,撬动内生动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三项改革”牵引下,该校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弹、箭、星、船、机等百余项国防重点型号任务,
2024-09-30
内蒙古财政多措并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每年安排4.13亿元,同时通过统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全方位、多举措支持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建立经费增长机制。建立自治区“双一流”建设经费逐步增长机制,年均增长比例不低于20%;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自治区财政厅调整和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确保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优先保障和合理使用;对实现晋位升级、爬坡过坎取得突破的高校和新增国家一流学科的高校给予奖补支持;修订《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确保资金重点用于自治区一流学科科技创新项目和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支出。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抓好预算执行进度。加强绩效管理水平。
2024-09-27
恢复校点28所(个) 多渠道补充配备教师 广西百色大力改善边境地区办学条件
据悉,今年以来,百色市所辖的边境县(市)恢复校点28所(个),其中靖西市20所(个)、那坡县8所(个)。为了进一步改善边境县(市)学校的办学条件,百色市聚焦重点项目任务,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目前共申请到建设资金2.5亿元用于边境学校建设。同时,该市高度重视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补充配备教师,今年以来补充教师168人,其中靖西102人、那坡66人,当地还充分用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边境地区教育“结对式”帮扶等政策,助力靖西市、那坡县44所学校提高办学质量。
2024-09-24
重庆开州区着力破解民办园待规范、欠保障、低质量难题——民办园从“有”到“优”
1.以“严”为基点,破解办园行为规范难。开州区制定了对标年检的18条“负面清单”,实行自评、复评、抽评三级评价与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年检工作制,保障规范民办园健康发展。2.以“扶”为支撑,破解办园条件保障难。近年来,开州区积极落实“三补”扶持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园按每生每年800元标准给予补助;对农村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800元标准给予营养膳食补助;对新建普惠性民办园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2万元至10万元,或对改善办园条件、扩增户外游戏场地的园所给予一次性专项补助5万元至20万元。“5年来,全区用于支持民办园发展的财政投入达1.39亿元。”李晓海介绍。3.以“引”为策略,破解办园质量提升难。
2024-09-22
科技支出占比位列全国之首 北京财政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据统计,2021—2023年,北京市级财政资金累计支持科创中心重点清单项目193个,投入资金合计为285.5亿元,重点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科创中心“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同时,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市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原始创新,对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重点项目采取清单制管理,每年予以优先保障。在创新政策引导上,北京市建立健全了一批“解渴管用”的政策。近年来,北京市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逐渐走向深入,修订《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权,切实为科技创新
2024-09-19
专任教师达56.09万人 陕西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量质齐升
近年来,陕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量质齐升。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体系,陕西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40.53亿元支持省属师范院校建设。实施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教育,累计招生1640人,九成以上毕业生到省内基层学校从教。聚焦“提质增效”,国培计划、省培项目累计投入6亿余元,培训教师校长40多万人次。
2024-09-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边境团场的孩子乐享优质教育
数字里的兵团教育。2021年至2023年,兵团全年分配下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高校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资金约18.72亿元,受助学生约123.24万人次。近3年来,分配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4.51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7所(次),配备保教设施设备437台(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2.3%。2024年,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2.09亿元。近3年累计下达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示范区建设经费2384万元,实施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能力提升项目。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3年累计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7910万元,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承载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024-09-08
山西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百亿工程”为高等教育蓄势赋能
1.突出“支撑”之强,持续投入助力提质增效。省财政每年专门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2023年,山西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3年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 2.突出“内涵”之强,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实力。 3.突出“贡献”之强,强化研发服务地方发展。
2024-09-07
上海推进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深耕改革“试验田” 构建发展新格局
1.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国之所需”。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也直接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国之栋梁”。3.夯实基础研究,胸怀“国之大者”。 4.数字里的上海教育。2018—2023年,高校科技(理工农医)总经费从185亿元增长至286亿元,增幅达54.59%。2018年9月—2024年7月,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109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增幅达40.05%。
2024-09-07
宁波力促全域整体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个体全面发展——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跃升
1.全域整体发展 推动优质共享。在教育投入保障上,宁波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2023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超过223亿元,比上年增加6%。中小学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1.5倍以上。安排6亿元市级统筹资金精准支持义务教育,城乡生均经费基本一致。2.学校特色发展 促进内涵提升。 3.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挖掘潜能。
2024-09-06
网站地图